防水抓漏小常識 QA
2025-02-14Q1:防水與抓漏的差別是什麼?
A:防水是「預防」水滲漏的工程,例如建築時做好防水層;抓漏則是「修補」已經發生的滲漏問題,通常需先找出漏水點,再進行修補。
Q2:常見的漏水原因有哪些?
A:
- 屋頂防水層老化或破損(常見於頂樓滲水)
- 牆面裂縫導致雨水滲入
- 浴室防水層失效(導致樓下天花板滲水)
- 水管破裂或接頭鬆脫
- 窗框與牆壁接縫未密封好
- 地下室地坪未做好防水層
Q3:如何判斷漏水位置?
A:
- 觀察滲水位置與水痕形狀(如水漬、剝落、發霉等)
- 使用紅外線熱像儀或水分測試儀檢測
- 進行水管加壓測試(確認是否為水管滲漏)
- 用封閉試驗檢測浴室防水層是否失效
Q4:如何修補常見的漏水問題?
A:
- 屋頂防水:重做防水層(如PU防水、SBS防水捲材)
- 牆壁滲水:補裂縫+防水塗料(如彈性水泥、矽利康)
- 浴室漏水:若是水管問題則更換管路,若是防水層問題則須重做防水
- 窗戶滲水:加強矽利康密封、安裝擋水條
- 水管漏水:更換管件或使用防水膠補強
Q5:自己可以做防水嗎?還是要找專業人士?
A:簡單的小範圍滲漏(如窗戶邊緣、輕微裂縫)可以DIY修補,但如果是結構性問題、屋頂防水層、或是水管系統,建議找專業師傅,以免修補不當造成更大損害。
Q6:如何預防未來發生漏水?
A:
- 定期檢查屋頂、牆壁、浴室防水狀況
- 裝修時做好防水工程,選擇耐用材料
- 保持排水系統暢通,避免積水
- 填補裂縫、更新老化矽利康密封
如果有更詳細的問題,歡迎繼續詢問!😊